商车险市场化再进阶:保险公司定价自主权扩大,车险价格会不会“内卷”?
车险综改,仍在逐步深化。时隔两年,商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迎来调整,监管部门给予财险公司更大的定价自主权,自主定价系数从原有的0.65-1.35扩大至0.5-1.5,商车险市场化进阶。
车险综改,仍在逐步深化。时隔两年,商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迎来调整,监管部门给予财险公司更大的定价自主权,自主定价系数从原有的0.65-1.35扩大至0.5-1.5,商车险市场化进阶。
此次自主定价系数的进一步放开,车险保费与风险匹配度将更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自主定价系数上、下限双放宽后,并不会带来车主保费普降的情况,“地板价”向下空间有限,只有少部分优质车主能够享受到降价待遇,而部分高风险车主保费会上涨,同时有望改善一些高风险业务投保难的问题。
由于保险公司有了更大的定价权,同车不同价情况下,价格差异化会进一步扩大,更考验中小财险公司的风险定价能力和精细化经营能力,市场竞争也会更为激烈,但不会发生非理性的过度价格“内卷”,优质客户可能继续向头部保险公司聚集,形成马太效应。
1、市场为导向、风险为基础,放开自主定价系数大势所趋
回溯来看,2020年9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到要逐步放开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第一步,将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确定为0.65-1.35,第二步,适时完全放开自主定价系数的范围。
蓝鲸保险获悉,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扩大财险公司定价自主权,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从0.65-1.35扩大为0.5-1.5,进一步迈向市场化,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风险为基础的车险条款费率形成机制。
根据要求,各银保监局应根据辖区内车险市场情况,在征求相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稳妥确定辖区内政策执行时间并向银保监会备案,执行时间原则上不得晚于2023年6月1日。
各财产保险公司要严格执行车险各项监管要求,提高费率厘定的科学性,按照监管规定做好条款费率备案工作,优化和保障车险产品供给,提升车险承保理赔服务水平,增强车险消费者获得感。
保险业协会要依法合规做好行业自律,防止垄断和非理性竞争,优化行业服务标准。精算师协会要做好商业车险基准纯风险费率的回溯,为财产保险行业深化改革和稳定运行提供科学数据支撑。银保信公司要升级车险信息平台,为财产保险行业提供数据和系统支持,做好费率监测和预警。
“监管思路一脉相承,逐步放开自主定价系数是大势所趋,商车险的市场化水平会更高”,东吴证券保险团队分析师指出,自2020年9月全面推行车险综改以来,截止2021年1季度,新车自主定价系数从改革初期的1.034下降到0.975,此次调整将使车险定价更加精细化。但考虑到目前仅不足1%的签单接近定价系数的“地板价”(0.65),约5%签单接近“天花板”(1.35),预计行业自主定价系数平均值仍将保持稳定,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政策,监管意图仍是进一步提高赔付率水平。
由于商业车险保费=基准纯风险保费/(1-附加费用率)*无赔优待系数费*交通违法系数*自主定价系数,自主定价系数高低也决定了最终保费高低。
“从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的调整幅度来看,实际上有很大的空间,0.65-1.35之间大约是两倍,0.5-1.5之间是三倍,上下限之间保费相差很多”,一位保险中介机构负责人对蓝鲸保险表示,“下阶段,地方银保监局的口子能否打开起关键作用,否则现有市场变化不会太大,还是以稳定市场为主,控制一些公司的非理性行为”。
根据《规定》,各银保监局要在各财产保险公司设定各地区商车险产品自主定价系数均值范围和手续费上限时,积极主动发挥指导作用,做好车险市场监测,强化车险费率回溯监管,确保辖区车险市场平稳运行。譬如,对低赔付高费用地区,监管部门可能会指导下调自主定价系数均值范围。
2、“地板价”向下空间有限,营运车投保难问题有望改善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消费者车均保费为2784元,较2020年9月车险综合改革前大幅下降21%,为87%的车险消费者减少保费支出共2500亿元以上。
这足以表明,车险综改实施以来,绝大多数车险消费者受益,实现“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虽然部分消费者的保费上浮,也是车险保费与风险度更匹配的必然结果。
在蓝鲸保险采访过程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自主定价系数上、下限双放宽的结果,并不会带来车主保费普降的情况,只有少部分优质车主能够享受到降价待遇,部分高风险车主保费涨价,同时有望改善一些高风险业务难投保的问题。
一位车险业内人士直言,尽管监管欲通过保险公司实施差异化自主定价系数方式让利消费者,但目前享受0.65自主定价系数的车主已是极少数,只有在此基础上风险仍较低的车主,才能进一步享受更低的系数,“地板价”向下空间有限。而大货车等营运车辆高风险业务,此前面临投保较难的行业性难题,保险公司调高自主定价系数后,情况会得以改善。
“主要缓解一些介于可保、不可保范围的边缘类高风险业务,比如原来1.35承保进来会保费不足,但现在1.5可以尝试做的业务,可能有利润空间”,一位保险中介机构负责人举例称。
“此前营运车辆出险率较高,一度存在投保难问题,监管部门也高度重视这一情况,费率调整后有更大的自主权调价,可促进保险公司承保营运车辆的积极性”,车车科技创始人兼CEO张磊在蓝鲸保险采访时表示。
张磊认为,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的调整,对客户、对保险公司、对市场都会造成影响。首先是带来客户分层,驾驶习惯好、出险次数少的优质客户保费会在现有基础上更低,出险次数多、赔付金额高的客户,在续保时可能会面临保费上涨。
其次,自主系数调整后,保险公司有了更大的定价权,或根据经营目标灵活调整,导致同车不同价,价格差异化进一步扩大,对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的风险定价能力和经营能力都是考验。
在市场影响方面,随着价格差异化,市场竞争会更为激烈,优质客户可能继续向头部保司聚集,形成马太效应。同时,市场整体保费规模可能略有降低,保险公司去中介化的趋势更加迫切,中介市场进一步出清。
3、中小保险公司“夹缝”求生,挖掘非闭环、细分市场车险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定价系数放宽后,保险公司有了更大的定价权,更考验中小保险公司的定价能力。
在价格敏感型的商车险市场,基于规模优势等,大型保险公司有向下调价的空间,一旦下调系数,中小保险公司是否跟随?不跟随,业务规模有限,一味跟随,可能会导致亏损。
大型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其优质的定价能力筛选出优质业务,并给予更优的折扣。中小公司的定价水平无法比拟,定价模型搭建或检验、定价因子的甄别和选取上的能力都更为薄弱,且受限于规模,各项成本难以摊薄,面对的也是被“筛选”过的业务甚至是劣质业务,经营越发艰难。为此,商车险市场“强者恒强”的格局大概率会延续。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自主定价系数进一步放开,但在监管机构指导、行业自律的约束下,非理性的价格行为不会持续,不必太过担忧价格“内卷”问题。
不过,中小保险公司具备经营灵活性,或有利于在细分市场挖掘,寻找一些“缝隙”业务。
张磊指出,中小保险公司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数字化系统和能力的建设,精准定位小市场和小人群,如,电动摩托车,大型企业员工自保等。另一方面,可通过行业的数据平台,加强自身的风险定价能力。据悉,车车科技推出的天境系统即可通过行业数据模型赋能保险公司定价,让保险公司的定价更具竞争力。
一位保险中介机构负责人则指出,由于头部保险公司过于强势、去中介化,其所在的公司已将“橄榄枝”伸向中小保险公司,做一些商车险的单三业务(单独投保第三者责任险)或是0.75吨以下小货车业务,“大公司一般不太喜欢做这类业务,但其实中小公司做起来还是不错的。在大公司没有形成闭环的领域做一些细分业务,能够打开经营空间”。
(来源于:蓝鲸保险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