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涨情绪降温 大豆期货行情转向趋稳运行
今年新季大豆价格高开低走后,受秋季连续降雨影响,收割期推迟15天左右,多方作用叠加之下,农户惜售心理明显增强。短期内大豆市场仍缺乏明显利空因素刺激价格下滑,“恐高”心理下的大豆价格行情依旧紧张,东北部分贸易商已停收停发,观望心理渐浓。
前一段时间,东北豆市如同经历“狂欢节”,所有经营主体情绪均被期货冲高5730元/吨所提振。鉴于期货市场波动如此强劲,大商所于上周二及时发出交易风险提示,加上国家暂缓部分玉米和大豆的轮入,令豆一期货2101合约大幅回调。
期货很快传导至现货,以致现货跟涨受挫。从上周五起,已冲高的区域收购秩序稍有调整,贸易商虽无看跌预期,但总体倾向于趋稳。分析认为,东北过于冲高的区域小幅调整是一种理性回归,并不是总体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其主流行情在5500~5600元/吨之间,让行情平稳一段时间,使市场主体和蛋白企业正常入市,以便豆源得到良性消耗,才能给后市留下更好的上行空间。
追涨情绪降温 转向趋稳运行
大豆期货行情大幅向下,“跟风”较快的现货市场即刻失去“牵引”,贸易商报价稍作调整,但主流价格不会明显下跌,豆农惜售心理会有一定改观,贸易商欲过分压价但收购难度较大,仅比上周略有松动。因此,收购价格下调0.02~0.03元/斤属于正常现象,价格冲高的区域调整后会有一个趋稳的过程,并不会出现大幅下跌。
上周东北产区的表现简直“疯狂至极”,在许多平台“煽情”下,豆农出售报价一度超过贸易商外销主流价格,毛粮收购价快速上涨。部分运输优势区毛粮收购价达5400~5460元/吨,运输劣势区也跨过5300元/吨。而在收购价格上涨的过程中,许多贸易商塔豆装车价仅5500元/吨,实际上,贸易商这种交易也是出于无奈,因为“老客户”之间不可能完全随当时的收购价交易。当然在涨价过程中,毁约现象也屡有发生,过急的上涨形成了“跟风”报价,普通塔豆5600~5700元/吨几乎呈有价无市状态。
期货价格在上周一大幅上冲,最高达到5730元/吨后出现回调,这种波动拉动现货快速上行也不为过,大商所发出交易风险提示后,盘面出现大幅下跌。现货市场经历三天的“狂欢”之后,持豆主体过分追涨的情绪调整也正是时候。
大豆期货价格上周五收于5530元/吨,本周大幅下行的概率已不大,在5550~5600元/吨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对现货市场的拉动效应或不明显。预计本周东北产区普通塔豆主流价格在5500~5600元/吨之间运行,优质类高蛋白品种和分离的大粒型商品豆主流价格将在5600~5700元/吨之间,不会出现市场想象的大幅下跌趋势。
大豆价格高企,难以下跌,上涨阻力也逐渐加大,高位趋稳之下,影响大豆价格走向的因素有哪些呢?
持粮主体高压之下能否松动
从农户到贸易商再到流入的资本,本年度的大豆持粮主体较以往阵容有所扩大,行业资金水平也有明显增加。持粮主体囤粮看涨,对豆市价格走向有着不小的影响。但随着年末临近和存储成本、风险的增加,持粮主体尤其是农户和中小贸易商的自己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在大豆“高位难行”的焦灼态势下,能否挺住压力对后市豆价有着直接关联。
政策调控的不确定性增加
12月3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行新闻通气会上,曾明确指出:合理把握政府储备吞吐节奏。前期已经批复暂缓部分中央储备轮入,还将根据需要研究再暂缓部分玉米(2610, 4.00, 0.15%)和大豆轮入。
此前玉米、大豆的轮番上涨令人侧目,而随着12月份的新闻通气会释放出明显的调控信号后,玉米市场已然暗潮涌动,加之中储粮储备玉米拍卖增多,部分地区价格开始出现小幅波动。本次通气会后,同样涨势不减的大豆市场,政策调控不确定性大幅增加,若大豆市场政策信号释放加大,将会对豆市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加工企业开机率改善状况
由于价格快速上涨,加工企业无法在短期内建立稳定库存,企业开机率有较大幅度降低,甚至部分企业停工。加工利润走低等情况下,部分东北豆粕(3101, -3.00, -0.10%)压榨企业开机率只保持在5%,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90%。
玉米价格的走向与加工企业价格关联较大,加工企业开机率能否得到改善、利润是否持续走低,对玉米价格有着较为深远影响。但玉米价格和开机率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关系,走势如何仍需综合市场状况决定。
短期来看,尽管大豆玉米产量都高于往年,但是受资本涌入和外部环境等叠加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如果随着天气转冷和年底回笼资金需求增强,持粮主体出货意愿增强,市场或许会出现降温。
温馨提示:供需“失衡之殇”再演绎 国内铁矿石期货价格能否登上千元关口? 具体操作请关注外汇天眼资讯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